看爱奇艺最近并不热播的《我是唱作人》。曾轶可当然一如既往地好。除此之外,意外地被王源吸引了。
十八岁的王源是无可代替的存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个年龄写歌;更难得的是,王源所处的十八岁并不像那些年少成名的音乐天才,反而更像是一个真诚抒发自己的邻家少年如你我。十八岁的王源唱的是「没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想法,我十八岁前后就在想这些。当然我后来还是在想这些。
廖俊涛在《明日之子》里有一首《你说得对》,说得更狠一些,「可能最懂我的人呐 没出生就死了」。当时我在听到这里时,在扎心之余也想到这句话有些逻辑问题。如果「更懂我」这件事是个全序关系,那么总会存在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懂我——如果不幸他死了,那么仍然会存在这么一个人。
后来转念一想,「更懂我」这件事未必是全序的,而更像是一个偏序关系。那么在这一前提下,如果并不存在着一个人,懂得所有别人「懂我」的方面,那么总会有一些人无法比较「懂我」的程度。因而进一步地,我无法知道,哪个人「最懂我」。
可能这个人确实没出生就死了吧。
死了也就死了吧。
在我长大了一些,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反而没那么难过。廖一梅在《柔软》里有一句话被反复引用:「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被理解很稀罕,理解别人相对会好一些。至少在今天,我更理解了王源。
这种主观感受可能充满了一厢情愿与过度阐释,但至少在这样「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过程中,我会感受到少一点孤独。或许这才是理解的真义。理解可能是一个从自身出发、最终又作用于自身的过程,透过某个人,理解了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自己。
小的时候听二十出头的歌手们唱爱情唱青春唱人生,之后的我也多少被他们塑造,因而产生割不断的联结。而现在年纪渐长,慢慢地会听到「过去的自己」。这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让我意识到那些以为只能自己消化的情绪与经历曾在别人身上发生过,进而确认自己从不孤独。
这已是足够令我满意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