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渍

回乡偶书


{ }

这个五一假期回了家。

距离春节回家不算远,家乡也没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是春风再一次把柳树吹绿,把袖子吹短,把风筝吹上天。预备了几件厚衣服,完全没派上用场,北京已是大汗淋漓,回到家,又过了一次春天。

与民谣歌手们的细密心思不同,我无比盼望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家乡在我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载体,也是我家人实实在在生活的地方,我没理由希望它一切都是旧模样。除此之外,家乡还是我观察世界的参考系,这里生活着另一个轨道上的自己:去年年底的时候,发现小城了多了好几家高端自行车店;这次回来,才发现骑行早已蔚然成风,装备之专业实在让我眼红。联想到我丢了不久的自行车,若是我本科毕业回到家乡做一个公务员或者人民教师,估计会更早地拥有更好的车,在没有丢失的顾虑和空气质量的困扰中飞驰吧。

高中喜欢的那个男生终于打算回家工作了。他本和我一届,复读了一年考到了西安某个学校,军训刚结束就跑回了家再次复读。第三次高考,他考到了沈阳的一个建筑类学校——在我看来,沈阳的地理位置远不如西安,前半辈子都活在关外,大学一定要往南方走一走才是。他毕业后去了太原做建筑项目,工作了一年多,又听说他再次回到了家乡准备考市里的公务员——我家是个小县城,市里是相对繁华的地方,大概算是内蒙古东部第一大城市(加了这么多定语,列表上也没有几个城市了)。

虽然很多年来,因为我单方面复杂的暗恋情绪,我傲娇地不再与这位男生联系;但得知他打算回到家里工作,还是小小地嫌弃了他一番。与中学同学聊天,也渐渐知道倦鸟归巢般回到家乡的不止他一人:在南京广州读书的纷纷回来建设家乡,或者去支援了省会呼和浩特。回家我尚可理解,我实在想不到去呼和浩特的理由:家乡到呼和浩特的火车要经过河北、北京、河北和山西,直线距离更是几乎相当于从家乡到济南或哈尔滨的距离,如此舍近求远实在不值得。呼和浩特与我的家乡除了路牌都写着蒙古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相似之处,晋语与北京官话,西北菜与东北菜,黄河与辽河……不知道在呼市的同学们心中,那里算不算是「家乡」。

我对我的家乡并没有什么感情:小城里连个像样的电影院也没有;市里的发展程度虽然好了不少(有着大城市的icon万达广场,甚至我还搜到了一家Live House?),但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是什么我也说不好。大概在大城市有那么多的演出和活动触手可及,而在小城我只能面对空荡荡的豆瓣同城页面发呆。

除了此类文艺青年的矫情病,我其实想不出有什么具有说服力的非私人的理由让一个人坚守在外地。家乡市里有着宜人的房价和虽然并不宜人但我适应多年的气候,有着和父母十分适宜的地理距离,也有更细密的人际关系(当然在我看来这并不一定是令人愉悦的事)。现如今物流发达,物资能到达北京的都能到达家乡(当然,有的时候你需要付出因为把内蒙古划为边疆省份而额外收取的快递费),再过几年高铁也会修通,时空距离已经不像当年想求一本书而不可得、电影院的电影永远延迟几个月时那么遥远。

当然,我有足够的私人化的理由让我留在外地。我不知道现在如何,在我刚刚进入这个五光十色的圈子里时,几乎所有的同性恋都想出国,无他,不过是害怕被逼婚,害怕被出柜,天高皇帝远,还可以任鸟飞。我早早地出了柜,也并不打算出国,但在家乡那样一个小小的舆论场,任何事情都会变成话题,即便我自己不怕,也怕我的父母承受纷纷人言。在家乡打开Blued,附近的人大概三四十个,再远就是八十公里外;其中颇有几个帅哥,我想要是我本科毕业留在家乡工作,或许早就把这三四十个认识一遍睡一遍了吧。可想了想也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家乡20-25岁的青年大概大部分都曾听说过我(考上大学后我的照片曾被放在中学门口示众若干年),之前也被传过抑郁症退学回家治疗,若是被知道了是个同性恋,啊,多么典型的伤仲永的故事。

几十个里面选一个恋爱,是否会比与北京几万个基佬一起争奇斗艳更容易呢?中学时,喜欢了一个男生便愿意竭尽所能对他好——给他写笔记,做辅导,放学时绕路一起回家;刚上大学,在交友网站上寻觅一个与自己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不远的人,谨慎地加一个QQ号;现在一刷软件周围出来几百个,乱花渐欲迷人眼,最后谁也看不上。绝对意义上的更多选项并不一定等价于相对意义上的更多获得,恋爱如此,生活亦如此。

有的时候很羡慕按部就班的生活。人生的未知数太多了,偶尔也想消去几个。可能中学同学比我更早体会到了这个道理,小城没有音乐现场,没有话剧没有书市,但可能会有更从容的状态和更安定的生活。真算下来,不能割舍的不过是那么几件事,有路径买书,有地方存书,有时间读书。吃喝玩乐固然重要,欠一点也没什么;此心安处,最是难得。

尽管我可能永远不会回这座小城定居,但也是时候考虑一下毕业之后去哪里了。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肯定也是在打心眼里说服了自己,岭南其实也挺好。

评论系统由Disqus提供
© 2012 CubicStone Wei | powered by jekyll and github | themed by sext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