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渍

因缘道尽都是书 1


{ }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 / 鲁迅 / 人民文学出版社

高中时谈过一位半个月的女朋友。她比当时的我我高三厘米,也比现在的我高三厘米,应是班里最高的女生。她家里藏书颇丰,我借来不少看,其中就有几本《鲁迅全集》。鲁迅的东西中学时学得太多,语言不通顺,乏味得很;《朝花夕拾》被当做名著拿来看,当时却只看到了乖张莫名的童年回忆——和拔山倒树的《童趣》差不多;《阿Q正传》学了一个星期,最后也只记得「困觉」和那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后来觉得鲁迅身上的阶级斗争气质太浓厚(当然,这也是后人一厢情愿贴上去的),便不大爱看。这几年回想,写得确是好。中学时候读鲁迅,《呐喊》《彷徨》倒是没记住什么,除了那篇看起来触目惊心的《风筝》和《野草》里面的几首杂诗(我曾认认真真把《我的失恋》誊抄到我的札记本上,还曾认认真真地写了几首类似的歪诗,以为有大家风范),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故事新编》。

课本上祥林嫂看得乏味,《故事新编》倒是一口气看下来的。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面用「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来评价庄子,我看用来说《故事新编》也不为过。当下马伯庸亲王的诡谲历史故事,或也是承了新编这一脉。后来看动画片《眉间尺》,又想起《铸剑》里的「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生生地脊背发凉。干将莫邪的故事本身便黑色得很,到了《铸剑》里铸成了化不开的邪邪的黑,动画片那一轮黑日,也算是登峰造极。

我最喜欢的是一篇《起死》。鲁迅把这里面的庄子刻画成了一个絮絮叨叨还有点怂的俗世哲学家(当然庄子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嬉笑辱骂,饶有趣味。潇洒的庄子放到鲁迅的年代或是我的年代,大概都是这样的可爱可笑,不合时宜。《起死》让我想起了《歌代啸》,里面的戏剧冲突都是浮夸又生动,若是排成话剧,应当会很好看。

几年来构思过几篇小说,大概也是套用了《故事新编》的路子,靠想象力撑住场面。无奈笔太软,又没有好故事,写不动。不过想起来,这几年赖以生存行将枯竭的想象力,大部分来自这种《故事新编》式的演绎而非迸发出来的崭新想法。这大概是我写不好小说,也做不好其它事情的原因之一。

评论系统由Disqus提供
© 2012 CubicStone Wei | powered by jekyll and github | themed by sext iii